许继峰教授获评北京市优秀教师
2022-09-15 发布:统战部
近日,2022年北京市优秀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评选表彰结果揭晓,我校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许继峰教授获评北京市优秀教师。
坚持教学一线,注重能力培养
许继峰教授从事地质教育事业近40年,秉持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他长期坚持教学第一线,每年亲自给本科生和研究生讲授地球化学课程,并将自己的最新科研成果融入到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中,培养提升学生科学兴趣、创新能力和科研素质,受到学生高度好评。许教授积极指导本科生创新创业项目,引领低年级本科生进入科学研究的殿堂,其中1名本科生在全国首届地学研究生论坛中获得优秀论文奖(2018),并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2019)。多名本科生毕业后在他的指导下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许教授善于引导研究生着眼重大科学问题,着手细微工作,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他所指导的研究生目前已发表国际学术论文超过六十篇,多名学生前往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奥地利莱尔本矿业大学、日本海洋科学和技术研究院(JEMSTIC)等国外知名地学高校和研究所进行合作培养,取得了研究生培养的良好成效。在地球化学学科建设方面,作为我校地球化学专业的学术带头人之一,科研上引领专业的科学前沿,教学上锐意改革,采用注重地球化学理论和实验想结合的教学思路,在地球化学教研室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地球化学专业成为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和北京市一流专业。
育人因材施教,桃李天下芬芳
许继峰教授遵循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兴趣,分别采用不同的施教方案,已经培养出一批优秀的青年科学家和行业人才。例如,其中他所领导团队的一名成员长期从事青藏高原无人区的岩石地球化学前沿科学研究,取得了多项原创性研究成果,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资助(2010)。他所培养的一名博士生开拓出国际领先的同位素分析技术,并广泛应用在地球科学和资源能源领域的研究中,入选了中科院青年促进会会员(2013),先后获得了中科院“关键技术人才”称号(2016)和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侯德封奖(2016)。另一名博士生长期从事一线地质调查和科研工作,先后被评为国土资源部杰出青年科技人才(2017)、中国地调局优秀地质人才(2018)、首席地质填图科学家(2019)和自然资源部科技领军人才(2022)。其他几位博士生还分别入选了中科院“西部之光”学者(2018)、国家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2017)及北地求真学人计划(2020)等。总之,他培养出的学生既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研人才、又有从事基层一线工作的优秀专业人才。
学术成果丰硕,享有国际盛誉
在科学研究方面,许继峰教授研究成果丰硕。他目前正在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难熔元素和同位素分析技术创建与革新及地学应用(2020-2025)”,旨在革新多个难熔元素同位素的测定技术,实现疑难金属矿床和油气藏形成时代的准确测定,揭示成矿成藏的基本规律,已取得了阶段性研究成果。许教授于2002年在地学权威刊物Geology上发表的关于埃达克质岩的研究论文,成为该刊物创刊以来的20篇被引用最高的论文之一,至今仍引领着该领域在国内外的科学研究。他多次入选全球地球科学高被引学者榜单(如2020和2021年度),是具有国际学术影响力的地球科学知名学者。鉴于许教授在教学和科研方面的杰出工作,他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2004)资助和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5),并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2009),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11)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8)各一项、省部级科学研究一等奖三项(2010,2017和2020)等奖励。
四十年三尺讲台,四十载教研不休,许继峰教授秉持教书育人,科研兴邦的工作态度,在教师岗位上兢兢业业、心怀奉献、锐意进取。取得的成就已经成为过去,但是每一个接受过他教育的学生,在之后的人生路途中都能绽放出不一样的璀璨!
个人简介:
许继峰,男,1963年生,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地球化学家,无党派人士,现任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