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公党地大支部举办“书香支部 京致阅读”活动
2024-05-14 发布:[党委统战部]阎双
2024年5月11日,致公党地大支部联合地大知联会开展了本年第二次“书香支部·京致阅读”活动,党委统战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吴军、统战部办公室主任阎双受邀参加,致公党支部7名党员及地大知联会3名成员参加了本次活动。
清晨,伴随春日的朝阳,地大致公党支部和知联会一行人乘车前往城市副中心,在北京文化新地标北京城市图书馆、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和燃灯塔参观学习,沿着古今同辉的大运河,见证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非凡成就。
团队首先参观了北京城市图书馆,这里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单体图书馆阅览室、国内藏量最大的智能化立体书库、国内第一家综合性非遗文献阅览空间、国内最专业的艺术文献馆,以及国内面积最大的少儿室外阅读活动空间和元宇宙体验馆。这些设施不仅为读者提供了便捷的阅读环境,也为京津冀三地市民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随后,团队又前往北京大运河博物馆观看展览。这座博物馆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大运河的历史和文化遗产,通过将船、帆、水等元素融入建筑设计中,创造出一个既传统又现代的文化空间。它见证了京津冀地区在文化遗产保护、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的密切合作,体现了三地共同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决心。
沿着大运河清澈的河水,团队参观学习的最后一站是大运河标志性建筑——燃灯塔。“一枝塔影认通州”的诗句流传至今,燃灯塔不仅是通州古城的象征,也是运河文化的地标性建筑。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北周时期,位于京城五河交汇的水口位置,是京杭大运河北端的标志,在通州历史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而如今,燃灯塔下,新城崛起,运河商务区已初现峥嵘。
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大格局中的重要一翼,北京城市副中心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独特的文化底蕴。大运河作为连接三地的重要水系,其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对于推动三地文化交流和合作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实地学习,参加活动的老师们对于习总书记提出的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成果有了深刻的认知,要将大运河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今后的工作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