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第五届北京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获5个奖项!1个教师团队入围国赛
25-07-01   ·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谭艳敏   ·   浏览量 237

北京市教委日前公布第五届北京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结果,我校教师团队在激烈的角逐中斩获5个奖项,其中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孟俊教授团队荣获一等奖,并被推荐参加国赛,这也是我校连续三届大赛成功入围国赛。

第五届北京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于2025年3月启动,共有395个教师团队参与,全国赛拟于8月在北京理工大学举办。

孟俊团队合影

孟俊团队(左起:孟俊、李亚林、王根厚、王成善)

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孟俊教授团队凭借课程“综合地质学”的创新成果荣获基础课程正高组一等奖。该课程不仅是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还是培养地学拔尖人才的重要平台。团队成员包括地质学“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核心成员李亚林教授、王根厚教授和王成善院士,他们的共同努力为推动教学创新、培养一流人才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孟俊个人照上传

“综合地质学”课程围绕地质学的基本理论和核心工作方法展开,重点讲解地球的物质组成、四维时空和构造演化三大核心内容。课程依托“深时数字地球”国际大科学计划,以中科院院士、国家级和省部级教学名师以及国家优青为核心团队,集科教融合于一体,创建了数智地球教学平台,提出了“6阶递进式”教学新模式,提升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地质报国素养。课程不仅在教研成果上取得了显著成效,也为我国地质学领域培养了大批创新拔尖人才。

曹银贵团队上传

曹银贵团队(左起:王金满、曹银贵、白中科、张琢)

土地科学技术学院曹银贵教授参赛课程为“土地整治学”,荣获新工科正高组三等奖。该课程是北京市优质本科课程,团队主讲教师曹银贵及成员白中科、王金满、张琢均为国土空间治理与美丽中国建设“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主要成员。

曹银贵个人上传

该课程为土地整治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课程团队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痛点,面向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方法、课程思政,构建了“行业导向-金课标准-实践赋能-思政浸润-多元评价”于一体的创新体系,包括“战略需求响应-生命共同体理念-地球系统科学”三维知识框架;“两性一度”下的“认知-分析-转化”三阶能力培养路径; “继承式-叠加式-突破式”能力进阶实践模式;“明确思政目标-挖掘思政元素-建立实施路径”课程思政教学方法,形成了“知识-能力-价值”深度融合范式,为新时代土地整治与生态保护修复一流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


肖奕团队上传

肖奕团队(左起:王振华、陈春丽、肖奕、刘传平)

信息工程学院教师肖奕参赛课程为“大学计算机”,团队成员包括陈春丽、刘传平、王振华,荣获基础课程中级及以下组三等奖。

肖奕个人上传

该课程是面向全校大一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通识课程,每年授课学生约2100名。课程团队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规模化与个性化人才培养、知识抽象性与实际应用具象性、标准化考核与差异化学习成效三个矛盾,构建AI和知识图谱双轮驱动的智能教学闭环,适配学生个性化学习路径;通过“问题-实践-协作”三元联动实验,打通学生知识应用转化通道;通过AI和学习通等数字平台进行全程多元激励考核,实现学生学习成效全方位评价。创新举措的实施,显著提高了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和创新协作能力。

范玉双上传

此外,数理学院范玉双教师团队获基础课程副高组优秀奖,参赛课程为“高等数学A(2)”,团队成员有廉海荣、耿凤杰、杨越峰。

田骁上传

工程技术学院田骁教师团队获新工科中级及以下组优秀奖,参赛课程为“可靠性理论”,团队成员包括程五一、季淮君。

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指导、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设立新工科、新文科、新农科、新医科、基础课程、课程思政、产教融合7个赛道,采用校赛-市赛-国赛三级赛制,面向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和军队院校所有在职教师,不限学科、不限职称,是目前高校中影响最大、参与范围最广的教学比赛。大赛自2021年启动以来,每年均有千余所高校的数万个教师团队参赛,累计吸引近30万名教师参与,覆盖全部本科高校。

我校高度重视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将其作为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推动教学创新改革的重要抓手,广泛开展宣传,积极推荐教学能力和水平突出、课程创新改革成果显著的团队参赛,将创新大赛作为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邀请校内外专家、往届获奖选手进行专题培训,从不同角度讲解大赛,解读教学创新。迄今,我校共有100余个教师团队参加校赛,2个教师团队获得国赛奖项,24个教师团队获得北京市赛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