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校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文保网安备案1101080023 技术支持:信息网络与数据中心

总结交流大会现场
大会颁奖仪式
一等奖获奖教师孟俊教授
8月19日,第五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在北京理工大学圆满落下帷幕。我校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孟俊教授团队荣获基础课程正高组一等奖,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创造了我校参赛以来的最好成绩。
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是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指导、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的国家级顶尖赛事,以“推动教学创新,培养一流人才”为主题,面向本科高校教师每年举办一届,参赛规模宏大、评审标准严格,历经五届,43万名教师同台竞技,已成为国内影响力最大、权威性最强的教师教学赛事,被誉为“中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风向标”和“全国高校教师的奥林匹克大赛”。
孟俊教授团队的参赛课程为“综合地质学”。该课程为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聚焦战略性矿产资源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地质工程专业开设。课程依托“深时数字地球”国际大科学计划,创建数智地球教学平台,构建集教材知识和科研数据于一体的可视化地球演化框架,提出“现象探知、数据求真”教学新模式,引导学生从地质现象出发,进阶至数据实践和地学创新,解决课程数字化转型中的真实问题。
孟俊教授与王成善院士在比赛现场
课程团队包括北京市教学名师李亚林教授、国家级教学名师王根厚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成善教授,均为地质学“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核心成员。作为“深时数字地球”国际大科学计划创始执行委员会主席,王成善院士带领团队深入教学一线,创新性地将科研成果融入课程建设和课堂教学改革,以数据驱动内容重构,以数智支撑方法创新,以科教融汇提升学生素养,成效显著。
自2021年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启动以来,学校高度重视、广泛宣传、精心组织,以大赛为抓手,切实推进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以赛促创,全力做好赛前培训和备赛指导工作,邀请校内外专家、教学名师、大赛获奖教师等对参赛教师团队进行指导,凝练教学创新成果报告,组织现场汇报实战预演,全面做好备赛打磨,逐步完善了“校赛-省赛-国赛”的三级赛事机制。在历届比赛中,我校累计有100余个教师团队参加校赛,3个教师团队分别获得全国赛一二三等奖,24个教师团队获得北京市赛奖项。
此次获奖的孟俊教授团队是科研和教学深度融合、相互促进的典范,必将极大鼓舞广大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投入教学的热情和积极性,学校也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引导教师潜心教学,激励教师研究教学,推动教学创新,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
本届大赛于2025年3月正式启动,全国共设立32个赛区,7大赛道27个组别同时竞技,覆盖14个学科门类,1308所高校的12.7万余名教师参加校赛,3.4万余名教师参加省赛,588门课程的2253位教师入围国赛。最终,大赛评审出一等奖88项,二等奖205项,三等奖295项,优秀组织奖21项。
本届国赛比赛期间,还举行了6场同期学术活动,邀请行业专家展开交流,探讨生成式人工智能、创新创业、素质教育、拔尖创新人才、国防特色高层次人才培养、合作办学等热点话题。同期举办了“新时代高水平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成果展”,系统展现了各赛区高校建设高素质专业化高校教师队伍的特色、亮点与创新举措。
据悉,第六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将由南京大学和南京理工大学联合承办,并首次增设人工智能赛道,进一步回应高等教育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时代命题,推动教学创新迈向智能化、高质量发展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