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院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19年)
发布时间:2019-05-16 作者:[科学研究院]张帅 阅读:21次
一、 培养目标本学科始终坚持以“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国际地球科学技术前沿”为指导思想,以恪守学术道德、具有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能力、较好的学习能力、学术交流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为人才培养的重点内容,侧重培养对于地质学领域的科学研究有浓厚兴趣,对于学术研究和规范有深刻理解,能够较熟练运用地质学基础理论和知识,独立开展野外地质工作或熟练掌握基本的实验技术,具备一定的学术洞察力,能够针对地质学领域的科学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最终实现研究目标,独立从事地质学科学研究、技术研发和管理的科技创新型拔尖人才和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具体要求做到:
1.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恪守学术道德规范,身心健康,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勇于追求真理、献身科学的敬业精神。
2. 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对本学科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趋势与前沿领域具有较深入的了解。
3.熟悉本学科领域的常用技术方法,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
4.应具有较强的学术交流能力,能够在公开场合或全国性学术会议上,对本人学位论文有关的学术成果进行学术报告。
二、 培养方向
1.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是研究矿物及其天然集合体(岩石、矿石)等地球和行星物质自身的地质特征、空间分布规律、化学成分、结构构造、源区及成因等方面的学科,是探索地球物质结构、形成及演化,指导区域地质调查及矿产资源勘查的基础。
2.地球化学
地球化学是地质学和化学相互融合的交叉学科,是研究元素与化合物及其同位素在地球(包括部分天体)演化历史中的分布、分配和迁移规律,揭示地球(包括部分天体)的化学组成、化学作用和化学演化的学科。
3.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是研究地球发展历史,认识地球生命的起源、演化的学科。古生物学研究地质历史时期的生物及其发生发展、史前生命特征和演化历史、重大生命起源和生物灭绝、以及地球演化历史和环境变化等;古人类学研究地质历史时期人类特征及演化;地层学研究层状岩石的层序、年代关系和特征。
4.构造地质学
构造地质学以地质作用形成的地质构造为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包括从显微构造到全球构造各种尺度构造的形态特征、形成条件与机制、分布与组合规律、发展演化历史,进而探讨地球动力学问题,为矿产、能源资源探查、地质灾害防治和人类生存地质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三、 学习年限
实行弹性修业年限,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基本修业年限为3年。
四、 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包括公共学位课、专业学位课及其他培养环节,总学分不少于28学分。
|   类别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备注  |  
  
|---|---|---|---|---|
|   公共学位课  |  
     硕士外国语  |  
     64  |  
     4  |  
     必修  |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32  |  
     2  |  
  ||
|   自然辩证法  |  
     16  |  
     1  |  
  ||
|   专业学位课  |  
     专业外语(含科技论文写作)  |  
     40  |  
     2.5  |  
     各培养单位根据研究方向选修相关课程,不少于17学分  |  
  
|   数学在地学中的应用  |  
     40  |  
     2.5  |  
  ||
|   计算机在地学中的应用  |  
     40  |  
     2.5  |  
  ||
|   跨一级学科公共选修课  |  
     32  |  
     2  |  
  ||
|   研究方向文献综述(硕士)  |  
     48  |  
     3  |  
  ||
|   岩矿物理化学  |  
     48  |  
     3  |  
  ||
|   现代矿物学  |  
     48  |  
     3  |  
  ||
|   高级岩石学  |  
     48  |  
     3  |  
  ||
|   现代矿床学  |  
     48  |  
     3  |  
  ||
|   矿床地球化学  |  
     48  |  
     3  |  
  ||
|   痕量元素地球化学  |  
     48  |  
     3  |  
  ||
|   地球化学热力学  |  
     48  |  
     3  |  
  ||
|   综合地层学  |  
     48  |  
     3  |  
  ||
|   沉积地质学  |  
     48  |  
     3  |  
  ||
|   现代古生物学  |  
     48  |  
     3  |  
  ||
|   区域构造解析  |  
     48  |  
     3  |  
  ||
|   大地构造学  |  
     48  |  
     3  |  
  ||
|   高级构造地质学  |  
     48  |  
     3  |  
  ||
|   第四纪地质与环境研究方法  |  
     48  |  
     3  |  
  ||
|   第四纪地质研究新进展  |  
     48  |  
     3  |  
  ||
|   宝石学进展  |  
     48  |  
     3  |  
  ||
|   水资源评价与管理  |  
     48  |  
     3  |  
  ||
|   地下水污染与防治  |  
     48  |  
     3  |  
  ||
|   生物地质学  |  
     48  |  
     3  |  
  ||
|   行星地质学  |  
     48  |  
     3  |  
  ||
|   成因矿物学  |  
     48  |  
     3  |  
  ||
|   矿物和岩石物理基础  |  
     48  |  
     3  |  
  ||
|   高级矿床学  |  
     48  |  
     3  |  
  ||
|   超大型矿床  |  
     48  |  
     3  |  
  ||
|   现代成矿学研究方法  |  
     32  |  
     2  |  
  ||
|   岩石地球化学  |  
     32  |  
     2  |  
  ||
|   岩石大地构造与深部过程  |  
     32  |  
     2  |  
  ||
|   应用地球化学  |  
     48  |  
     3  |  
  ||
|   环境地球化学  |  
     48  |  
     3  |  
  ||
|   勘查地球化学  |  
     48  |  
     3  |  
  ||
|   化学岩石学  |  
     48  |  
     3  |  
  ||
|   同位素地球化学  |  
     48  |  
     3  |  
  ||
|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  
     48  |  
     3  |  
  ||
|   岩石圈地球化学  |  
     48  |  
     3  |  
  ||
|   地球化学数据分析  |  
     48  |  
     3  |  
  ||
|   有机污染化学  |  
     48  |  
     3  |  
  ||
|   成岩成矿作用地球化学  |  
     48  |  
     3  |  
  ||
|   同位素地质年代学  |  
     32  |  
     2  |  
  ||
|   环境同位素原理与技术  |  
     48  |  
     3  |  
  ||
|   微体古生物学  |  
     32  |  
     2  |  
  ||
|   世界地质  |  
     32  |  
     2  |  
  ||
|   大地构造与成矿  |  
     48  |  
     3  |  
  ||
|   新解析构造地质学  |  
     48  |  
     3  |  
  ||
|   沉积盆地构造学  |  
     48  |  
     3  |  
  ||
|   显微构造地质学  |  
     32  |  
     2  |  
  ||
|   实验构造地质学  |  
     48  |  
     3  |  
  ||
|   第四纪环境与全球变化  |  
     48  |  
     3  |  
  ||
|   第四纪环境重建技术  |  
     48  |  
     3  |  
  ||
|   晚新生代生态环境  |  
     48  |  
     3  |  
  ||
|   翡翠宝石学  |  
     40  |  
     2.5  |  
  ||
|   珠宝玉石评估与分级  |  
     32  |  
     2  |  
  ||
|   宝石鉴定与测试  |  
     32  |  
     2  |  
  ||
|   宝石成分及结构测试技术与方法  |  
     32  |  
     2  |  
  ||
|   宝石的颜色成因与测量方法  |  
     32  |  
     2  |  
  ||
|   宝石谱学测试技术与方法  |  
     32  |  
     2  |  
  ||
|   宝石学导论  |  
     16  |  
     1  |  
  ||
|   宝石学研究专题  |  
     16  |  
     1  |  
  ||
|   内含物宝石学  |  
     16  |  
     1  |  
  ||
|   珍珠宝石学  |  
     16  |  
     1  |  
  ||
|   和田玉宝石学  |  
     16  |  
     1  |  
  ||
|   奢侈品导论  |  
     16  |  
     1  |  
  ||
|   宝石经济学导论(全英文)  |  
     16  |  
     1  |  
  ||
|   奢侈品品牌战略  |  
     24  |  
     1.5  |  
  ||
|   品牌管理  |  
     24  |  
     1.5  |  
  ||
|   中国区域水文地质学  |  
     48  |  
     3  |  
  ||
|   水利工程学科前沿  |  
     64  |  
     4  |  
  ||
|   地下水数值模拟  |  
     48  |  
     3  |  
  ||
|   土壤水动力学  |  
     48  |  
     3  |  
  ||
|   水资源系统分析  |  
     48  |  
     3  |  
  ||
|   地下水溶质运移理论  |  
     48  |  
     3  |  
  ||
|   地下水流系统理论与应用  |  
     48  |  
     3  |  
  ||
|   流域水文模型  |  
     48  |  
     3  |  
  ||
|   生态水文学  |  
     48  |  
     3  |  
  ||
|   环境地质学  |  
     48  |  
     3  |  
  ||
|   找矿案例分析  |  
     48  |  
     3  |  
  ||
|   地质调查基础与前沿  |  
     48  |  
     3  |  
  ||
|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  |  
     48  |  
     3  |  
  ||
|   营销伦理学  |  
     24  |  
     1.5  |  
  ||
|   奢侈品消费心理学  |  
     24  |  
     1.5  |  
  ||
|   科技论文写作  |  
     24  |  
     1.5  |  
  ||
|   数理统计  |  
     48  |  
     3  |  
  ||
|   数学物理方程  |  
     48  |  
     3  |  
  ||
|   数值分析  |  
     48  |  
     3  |  
  ||
|   多元统计分析  |  
     48  |  
     3  |  
  ||
|   偏微分方程数值解  |  
     40  |  
     2  |  
  ||
|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C#)  |  
     32  |  
     2  |  
  ||
|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  |  
     32  |  
     2  |  
  ||
|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VB)  |  
     32  |  
     2  |  
  ||
|   其它培 养环节  |  
     学位论文开题  |  
     
  |  
  ||
|   学术报告  |  
     
  |  
  |||
|   实践环节  |  
     
  |  
  |||
五、学位论文及学术成果要求
(一)硕士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1. 硕士学位论文应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并有新的见解,表明作者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2. 硕士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硕士生独立完成,硕士生用于论文研究和撰写学位论文的时间一般不得少于1年。
3、硕士学位论文正文一般用中文撰写,不少于3万字;外文只限用英文撰写,并且须附不少于5000字的详细中文摘要。对论文内容和格式的具体要求,参见我校有关文件规定。
(二)申请硕士学位的学术成果要求
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或获得授权的国际/国内发明专利,或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励,具体要求详见学校关于研究生申请学位时学术成果的相关文件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