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练筑防,守护安全——科学研究院成功举办2025级新生实验室安全应急演练训练营
发布时间:2025-10-23 作者:[科学研究院]李雪珍 阅读:15次
为筑牢校园安全防线,切实提升新生的实验室安全应急能力,2025 年 10 月 14 日下午,由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主办、科学研究院承办、埃德伯格 EHS 研究中心协办的 “2025 年科学研究院应急演练训练营” 在逸夫楼 901 成功举行。作为 2025 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实验室安全文化月”系列活动及科学研究院新生入学安全准入教育培训的关键环节,本次活动是凝聚全校安全育人合力的校级重点实践活动,特别邀请了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王春艳、王炫老师,材料学院敖卫华、张少刚老师,水环学院刘雨嫣、徐文坡老师莅临指导,面向科学研究院 2025 级全体新生,通过沉浸式实战演练,为近 70 名新生带来了一堂深刻而实用的实验室安全“必修课”。
活动伊始,科学研究院陈曦副院长发表开幕讲话。他强调了掌握实验室安全应急知识对于保障科研工作顺利进行、守护师生生命健康的重要性,并对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以及材料、水环等兄弟院系实验安全员的到来表示衷心感谢。随后,陈曦副院长正式宣布本届应急演练训练营启动。
本次训练营由埃德伯格公司提供专业支持,特邀两位资深培训老师担纲指导。活动采用 “理论奠基、实战主导”的模式。在简明的理论讲解后,实战演练环节精心设计,针对性极强:负责第1至3组(触电、烫伤、割伤事故)的红十字会李老师,侧重于培训学生的自救与互救技能,将专业的医疗急救知识融入实验室场景。负责第4至8组(电池着火、硝酸灼伤、危废泄漏事故)的吴老师,则着重锤炼学生的现场应急处置能力,面对模拟的火情与化学品泄漏,指导学生如何规范、高效地控制险情。
演练现场,8支“演练组”的40名学生演员深度投入。他们根据事前规划,分别扮演“事故触发者”、“紧急救护员”、“应急处置员”等不同角色,在模拟的险情中全流程演绎应急响应。培训老师全程紧盯,对每个操作细节进行指正与讲解。这种在做中学的方式,让安全知识不再是枯燥的条文,而是转化为肌肉记忆和条件反射,印象极为深刻,为同学们日后进入真实实验室打下了坚实的安全基础。与此同时,场下的“观摩团”也并未置身事外。他们带着学习任务,认真记录各组的处置要点与得失,在观察与反思中进行了细致的学习,实现了“演练一组,教育一片”的效果。
活动尾声,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王春艳老师与材料学院张少刚老师对本次训练营进行了专业点评与总结。他们一致肯定了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赞扬了同学们在演练中展现出的认真态度和团队协作精神。两位老师进一步表达了殷切希望,期待未来能将此类卓有成效的安全教育活动推广至更多院系,让全校学生共同学习,共筑校园安全屏障。
最后,主办方为所有积极参与的同学发放了纪念礼品。同学们纷纷表示,此次训练营形式新颖、内容实用,既收获了宝贵的安全技能,又得到了丰厚的物质鼓励,满载而归。
本次应急演练训练营的成功举办,不仅显著提升了新生的安全素养与应急实操能力,更在学院内营造了“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良好氛围,为学校的科研工作安全、高效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