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院赴安阳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发布时间:2025-11-03 作者:[科学研究院]李雪珍 阅读:11次
为深入传承红色基因、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增强团队凝聚力,10 月 24 日至 25 日,科学研究院组织教职工赴河南安阳,开展为期两天的主题党日活动,先后走进红旗渠纪念馆、青年洞、殷墟博物馆三大核心研学站点,在实地探访中汲取精神力量与文化养分。
活动首站来到红旗渠纪念馆。这座以红色为基调、造型似渠水的展馆,通过 2000 多件珍贵文物、4D 动感体验等现代展陈手段,生动还原了上世纪 60 年代 10 万林州群众“劈开太行山、引来漳河水”的壮阔历程。老师们在“旱魔”“奇迹”“精神”等展厅驻足,聆听修渠民工自带干粮、手凿肩扛的感人故事,深刻感悟“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红旗渠精神,不少人表示仿佛置身当年战太行的现场,深受震撼。
第二站,大家沿红旗渠总干渠前往青年洞,这处全长 616 米的咽喉工程,是 300 名青年在 1960 年国民经济困难时期,历经 17 个月奋战凿通的“人工天河”。在连接青年洞入口的 350 米“红飘带”廊桥上,大家驻足远眺太行山脉间的渠水蜿蜒向前。沿着渠边步道缓步前行,大家触摸着当年修渠时留下的凿痕,想象着青年突击队“一锤一钎凿大山”的场景,真切体会到修渠人的坚韧与无畏;登上观景台俯瞰全貌,“人工天河”的雄伟壮阔扑面而来,更让人直观感受到“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的深刻内涵。
活动最后一站走进殷墟博物馆。作为全景展现商文明的专题博物馆,馆内近 4000 件(套)文物中,四分之三以上为首次亮相,从刻有卜辞的甲骨片、纹饰精美的青铜器,到制作精巧的玉器,全方位呈现了3000 多年前的殷商文明。职工们认真聆听甲骨文的造字规律与考古故事,在触摸历史脉络的同时,切实增强了文化自信,纷纷感慨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让我们倍感自豪。
此次安阳之行,既是一次放松身心、增进交流的出行,更是一堂沉浸式的党性教育与文化熏陶课。大家一致表示,将把红旗渠精神中的奋斗意志、殷墟文化中的文化自信,转化为推动科研管理工作的实际动力,为学校事业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