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旗下宣誓
在新文化运动纪念馆的合影
重温五四运动历史
在赵家楼遗迹的合影
4月27日,2018级学生骨干培训班成功举行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百年兴衰 荣辱与共”活动。全体学员从学校出发,重走五四运动路线,重温五四历史,弘扬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
在北大红楼进行的团旗下宣誓中,本次学习教育活动正式拉开了帷幕。活动期间,学员们先后前往新文化运动纪念馆、五四纪念碑、东郊民巷、赵家楼遗址等地,通过实地感受、场景还原等方式,使学员们更加全面、生动、立体地学习了五四运动并深刻领悟了五四精神。
返程途中全体学员积极讨论交流各自的感受,分享在活动期间的收获。
杨婧:当我在新文化运动纪念馆里,看到一张张充满历史感的照片,一段段真实的记载,我仿佛听到了“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激昂口号,看到了那一张张充满了希望的青年人的面庞,我的内心热血澎湃。一百年前的青年人用行动证明了“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行则国家兴,少年富强则国富强”的口号,而正值青春年华的我们更要像百年前的先辈一样积极向上!
秦凤蕾:站在「新潮杂志社」的长桌前,看着墙边的标语横幅,桌上的笔墨纸砚,我不禁想象着一百年前那群与我们同龄的青年学生,在这里发出的“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的呐喊。一百年前,他们在国将危难之际不屈不饶,奋起救国;他们高举民主科学的大旗,将独立自主开放进步的思想融于行动;他们以青春之我,深刻诠释着爱国民主的五四运动精神内涵。我相信,百年奋斗,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学子,也定会将此精神不断传承,不断推动着中国历史的进步与发展。
赵茂林:百年兴衰,荣辱与共。重走五四路,不仅仅是还原历史情景,回味历史,更是借古思索今朝,启示当下。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我们广大青年身上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希望与重托,应大力传承“五四精神”,在努力奋斗的过程中,让青春华美绽放,为“五四精神”注入新的时代内涵,并立足当下,敢于吃苦,勇于奉献,唱响新时代的青春之歌,勇担新时代的使命重任。
刘学敏:半天时光,重走了100年前“五四”运动的路线,参观了红色革命遗址,让我们以一种最直观的方式去亲身感受五四运动,能更深入形象地了解历史,重温信仰的力量。我认为这不仅是一次追寻先烈足迹的“缅怀之旅”,也是一次学习革命精神的“传承之旅”和磨练坚强意志的“成长之旅”。日后的自己,会努力把“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核心的“五四”精神带到学习和学生工作中去,不断完善自己,努力做一名合格的青年团干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张开翼:今天,我们骨干班通过重走五四路,感受到了百年前青年们为国家而呐喊的心情,感受到前辈青年大学生心怀天下,励志救国的爱国热情。让我对五四精神有了更深的理解,让我感受到青年强则国强,让我明白了青年对国家未来的重要性,身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应该更加努力。为了祖国,我应该严于律己,乐于助人,勤奋学习,争取有朝一日为祖国发展尽一份力!
潘晨茁:时光荏苒,我们即将迎来五四运动一百周年。在重走五四路的途中,我不禁想起了那些曾经为中华民族的民主、科学、独立而抛头颅、洒热血的青年们。是他们,在民族遭受屈辱的时刻挺身而出,也是他们,用激情和鲜血点燃了未来。但那时候的他们,又何尝不是处在我们这个年龄呢?就是在这一刻,我深切地感受到习总书记对我们的深深的殷切期盼: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
至此,活动圆满结束。本次活动在学员中引发了很大的反响,学员们纷纷表示,作为新时代新青年,在今后的生活与学习当中,要铭记历史,传承五四精神,不忘初心,勇于担当新时代重任,砥砺前行,畅想青春之歌,绽放青春光芒,谱写精彩人生。
文/张巍
图/梁馨月 农欣欣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文保网安备案:1101080023京ICP备:08011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