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165)报考点公告

根据《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和《北京市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网上报名公告》规定,为方便考生了解我校报考点报名及考试相关信息,现将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报考点(代码:1165)公告公布如下:

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165考点)报考资格

  考生须符合《教育部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中所规定的报考条件,并满足所报考招生单位及报考点的有关要求。考生应当认真阅读并严格按照所报考招生单位和所选报考点的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选择报考招生单位和报考点,填报志愿。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或因考生本人网报信息填写错误、填报虚假信息、提交虚假材料及未按要求提交所需材料造成后续不能网上确认、考试(含初试、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二、报名方式及时间

1.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两个阶段。所有考生均须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s://yz.chsi.com.cn)填报网上报名信息、网上支付初试费,并按照所选报考点公告要求进行网上确认。

2.网上预报名时间为2025年10月10日—13日,每天9:00—22:00;网上报名时间为2025年10月16日—27日,每天9:00—22:00。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165考点)接收考生条件要求

1.报考单位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或中国地质科学院,且就读学校在京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和第二学士学位考生(须提供二学位在读证明及所在校同意报考证明)。

2.报考单位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单独考试的考生;

3.报考京外招生单位(不含军事院校)且就读学校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应届含第二学士学位本科毕业生。

4.报考河北省的招生单位(不含军事院校),且就读学校在京,但未设立报考点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5.报考单位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科学院和河北省的招生单位(不含军事院校的非应届考生,须满足户口或工作所在地在京的条件,具体要求是:考生须具有在京户籍或者报名当年(1月至9月)在京连续缴纳6个月(含)以上社会保险中的基本养老保险或基本医疗保险(均不含补缴)。

6.对于非应届本科毕业生、毕业院校未设立报考点的应届本科毕业生、艺术类院校应届本科毕业生等考生报考京外招生单位且专业为1251工商管理、1252公共管理、1253会计、1254旅游管理、1255图书情报、1256工程管理、1257审计等7个专业的考生可选择1165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报考点,非应届本科毕业生须满足户口或工作所在地在京的条件,具体要求是:考生须具有在京户籍或者报名当年(1月至9月)在京连续缴纳6个月(含)以上社会保险中的基本养老保险或基本医疗保险(均不含补缴)。

特别提醒:

考生应认真查阅北京教育考试院《北京市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网上报名公告》https://www.bjeea.cn/html/yk/tzgg/2025/1008/87307.html有关规定。1165报考点不接收北京教育考试院要求选择其他指定考点的考生。报名期间,若1165报考点出现报名缴费考生满员情况,北京教育考试院将关闭1165报考点接收报考京外招生单位考生报名的功能。请考生及时关注北京教育考试院发布的相关信息。

网报要求

1. 网上报名(含调剂)时,考生必须使用现用有效身份信息(曾用名或曾用身份证号等均为无效身份信息)报名。考生使用无效身份信息报名、填报虚假信息、提供虚假证明信息的,无论何时一经查实,将取消报名、考试和录取资格。

2. 根据《教育部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公告》有关规定,网上报名时,考生务必认真填写并仔细核对本人的姓名、性别、民族、身份证号、报考类别和考试科目等重要信息。报名期间,考生可进行网上报名信息修改或重新填报,每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网上报名截止后,报名信息一律不得修改。需要注意的是:报考单位”“报考点考试方式等三项关键信息,在考生提交报考信息后,无论初试费支付与否,均不得修改。如需修改,应在网上报名截止时间内,取消已填报的报名信息,重新进行报名并支付初试费。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

3. 报考单独考试相关专业的考生考试方式选择单独考试,报考类别应选择定向就业,其他专业考试方式一律选择全国统考

4. 报考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非全日制和少数民族骨干计划考生的报考类别一律选择定向就业,网报填写的定向就业单位须如实填写。

5. 对于第二学位在京高校就读的考生,需提供二学位在读证明及所在校同意报考证明,不用提交户籍或社保证明。注:如果以已经取得的学历报考,为往届生身份报考;如果以即将取得的二学位学历报考,为应届生身份报考2026年不能毕业的二学位考生,须用第1个学历以往届生身份报考第二学士学位考生报名时需备注“XX学校第二学士学位在读”。

6. 学历(学籍)及考生来源填报

1)非应届毕业生(含以非应届毕业生身份报考的二学位考生)的毕业证书编号应按《毕业证书》上的证书编号或《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上的证书编号填写,如二者编号不一致,请联系颁发毕业证的学校教务部门,学位证书编号应按《学位证》上的证书编号填写。考生来源根据自身情况选择科学研究人员、高等教育教师、中等教育教师、其他在职人员或其他人员之一。

2)普通全日制应届本科生(含以应届毕业生身份报考的二学位考生)的毕业证书编号不填,考生来源选择普通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生,注册学号按在校注册学号填写。

3)成人应届本科毕业生的毕业证书编号不填,考生来源选择成人应届本科毕业生,注册学号按在校注册学号填写。

4)在2026年入学报到前可取得国家承认本科毕业证书的自学考试、网络教育或开放教育的考生,毕业证书编号、注册学号不填,考生来源选择其他人员

5)已取得国(境)外学历(学位)留学生,毕业证书编号应按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编号填写,并在备用信息内注明留学生。考生来源根据自身情况选择科学研究人员、高等教育教师、中等教育教师、其他在职人员或其他人员之一。

6)尚未取得国(境)外学历(学位)留学生,学历证书编号不填,考生来源选择其他人员,此类考生在2026年入学报到日前须取得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考生网报期间,报名系统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考生可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考生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未查询到学历(学籍)的考生,必须尽早到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申请并获取书面认证报告;获得境外学历的考生,应当在网上确认前自行登录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网上服务大厅完成学历认证。

鉴于认证反馈时间较长,建议考生尽早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如有问题尽早办理学历认证或到相关部门开具证明。

、网上确认

1.我校1165报考点采用网上确认方式,考生无需到现场进行材料审核。考生凭在研招网上报名系统的用户名及密码登录,按流程进行网上确认。

2.考生须按考点要求,按时上传提交审核材料(若不符合要求,须在规定时间内重传),待报名系统提示确认成功,方可完成网上确认流程。上传材料、重传材料、网上审核的时间和具体要求本考点将在《网上确认公告》中另行通知,请广大考生关注。

3.考生网上确认时应当积极配合报考点工作人员,根据核验工作需要,按要求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提交本人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等,并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考生填报的报名信息与报考条件不符的,不予考试。

特别提示:系统反馈审核通过说明考生顺利完成了2026年研究生报名信息确认工作。凡是提示审核不通过的考生应根据提示内容在规定时间内补充材料,逾期不补充或者补充仍然不符合要求者,则无法完成网上确认,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4.请选择1165报考点的考生,网上确认前后务必关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研究生院招生栏的相关通知。因未及时关注通知而造成的问题,由考生个人负责。

、其他事项

1.考生上传材料成功后,须及时登录系统查看审核结果,如未通过审核,应根据提示按时重新提交相关材料。

2.考生须确保填报及上传的所有信息、材料的真实性。考生提供虚假证明、无效(或过期)信息的,一经查实,立即取消考试、录取资格。如发现考生伪造公文、证件、印章,报考点将通知公安机关。

3.考生要合理安排报名和确认时间,避免网络拥堵。以免造成报名或确认不成功无法参加考试。报名时间一旦截止,不再安排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

4 .我考点在确认期间,提供电话咨询、邮件咨询服务,若考生遇到问题,可通过电话、邮件与我考点进行咨询。我考点不接受校外考生现场咨询。

5.考生须密切关注报考点、招生单位发布的相关信息。有关报考点、招生单位具体事宜请咨询或查阅报考点、招生单位的网站、公众号,报考政策及动态可登录研招网北京教育考试院网站、公众号进行查询,主动了解考试安排等事项,保持通信畅通,积极配合完成相关工作。因未及时关注通知而造成的问题,由考生个人负责。

6.选择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报考点的残疾人等特殊群体考生,可申请考试期间提供合理便利。考生须在所选报考点网上确认结束前按要求提交申请材料(见附件),具体情况请发邮件至yzb@cugb.edu.cn,经考点提出初审意见后报考试院研招办。考试院会同有关职能部门对申请考生进行联合评估,研究确定可提供的合理便利事项,由报考点告知考生。

7.咨询电话:010-82322323,咨询邮箱yzb@cugb.edu.cn

    预祝各位考生顺利!

附件:

北京教育考试考生合理便利申请表.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