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学校首页
网站首页
组织机构
主任,副主任
全体委员
办公室
专业委员会
学院分委员会
委员风采
工作动态
学术活动
年度报告
学风建设
规章制度
研究亮点
当前位置:
首页
/
研究亮点
王晶晶:纳米结构金属硫化物的分类、改性以及光催化CO2还原应用 【AFM, 2021】
光吸收能力、电子能带结构以及光催化CO2还原应用的最新研究进展,讨论了不同改性策略对光吸收、电荷分离、CO2吸附和活化以及产物选择性的增强机制。虽然金属硫化物在光催化还原CO2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
2021-12-27
赵忆:长期汞污染对农业土壤抗生素抗性组的影响 【ES&T, 2021】
针对上述科学问题,我校水资源与环境学院赵忆讲师与中国科学院朱永官院士、华中农大刘玉荣教授、我校郭华明教授合作下,以我国典型长期汞污染区为研究对象,通过高通量qPCR基因芯片、宏基因组测序方法研究了不同种植方式…
2021-12-22
张来明:早白垩世辽西地区羽毛恐龙栖息在高海拔和寒冷的环境【GRL,2021】
反映早白垩世辽西地区可能具有较高的古海拔。 2. 将重建的陆地温度与同纬度的海水表层温度进行对比,并利用高度温度梯度重建了辽西地区的古高程,指出早白垩世羽毛恐龙栖息在3-4 km的高地上(图1)。该结果与其他古生物…
2021-12-20
陈生生:藏南措美大火成岩省:凯尔盖朗(Kerguelen)地幔柱早期活动的产物【JP,2021】
探索大火成岩省与地幔柱之间的关系是国际地学界普遍关注的前沿问题。凯尔盖朗(kerguelen)地幔柱是地表火山链最长的地幔柱之一,普遍认为其活动起始于120 Ma。但在东冈瓦纳大陆分布着一些更老的火成岩省,如藏南措美大…
2021-12-09
曾云川:青藏高原中部羌塘地块晚始新世二辉石粗面英安岩:增厚和脱水后下地壳高温熔融的产物【JP,2021】
综合全岩和矿物地球化学特征我们提出饿久火山岩是脱水后的加厚下地壳经历超高温(1000℃)部分熔融形成的(图1d),指示高原中-北部深部岩石圈在此时就已经处于过热状态。我们此前的研究(Zeng et al., 2021, Geology)…
2021-12-06
曾云川:洋底高原“阻塞”和“引发”班公-怒江特提斯洋俯冲【Tectonics,2021】
洋底高原是大洋岩石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比正常的海洋岩石圈更高、更轻和更负浮力,因而随大洋岩石圈的俯冲消减会“堵塞”在海沟处或以低角度的形式俯冲进入地幔,从而阻碍大洋岩石圈俯冲的正常进行,形成岩浆作用的间歇期…
2021-12-06
韩鹏飞:一个新的气候水文敏感性框架及其在含耕地流域的应用【WRR, 2021】
美国华盛顿大学Erkan Istanbulluoglu教授,改进Budyko模式,把流域水储量变化与干旱指数的负相关经验函数引入到非稳态水平衡方程,提出一种新的、通用的气候水文敏感性框架,推导出更具有普遍性的敏感性系数公式。考虑到…
2021-11-26
王银宏:斑岩型铜矿床金属富集和成矿机制【EG, 2021】
斑岩型矿床为全球重要铜矿床类型,主要分布于汇聚板块边缘环太平洋成矿域、特提斯成矿域和中亚成矿域,多形成于中、新生代。斑岩型铜(-钼-金)矿床中成矿金属富集可发生在成矿系统演化过程中某个或多个阶段,揭示金属富…
2021-11-26
张方方:东天山早古生代岩浆活动与斑岩铜矿床成矿作用【EG,2021】
此外,斑岩叠加改造型铜成矿模式的识别对于发展斑岩成矿理论
2021-11-26
修伟:基于DNA和RNA的新视角分析多个含水层中微生物作用下 砷的迁移特征【EST,2021】
突出了含水层中土著微生物的作用。一般来说,微生物可能处于活跃、休眠的或死亡,只有活跃的微生物才显著与和/或影响生物地球化学过程。DNA 通常比易于降解的 RNA 在更长的时间范围内稳定,相比DNA,核糖体RNA (rRNA)分…
2021-11-22
上一页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下一页
第
/25页
跳转
查看更多
首页
组织机构
主任,副主任
全体委员
办公室
专业委员会
学院分委员会
委员风采
工作动态
学术活动
年度报告
学风建设
规章制度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