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学校首页
网站首页
组织机构
主任,副主任
全体委员
办公室
专业委员会
学院分委员会
委员风采
工作动态
学术活动
年度报告
学风建设
规章制度
研究亮点
当前位置:
首页
/
研究亮点
詹琼窑:青藏高原东部义敦地体晚三叠世岩石圈结构 【GSA Bulletin, 2021】
金沙江洋曾经的东向俯冲作用(晚三叠世前,图3),甘孜-理塘洋盆可能是该背景下形成的弧后盆地。 本研究以青藏高原东部的义敦地体为例,揭示了通过刻画造山带尺度的岩浆岩同位素空间变化趋势可以有效地刻画古老造山带
2021-09-30
许伟:气体压滤作用形成基性微粒包体【JP,2021】
基性微粒包体(MME)常见于弧中酸性侵入体,蕴含有弧地壳深部岩浆作用的信息,可以为揭示弧地壳的形成和演化历史提供重要线索。MME通常显示细粒火成结构,并表现出与寄主岩石一致的矿物成分、结晶时代和放射性同位素组成…
2021-09-30
闫凯:Topo-KD:全地形自适应的核驱动地表双向反射率模型【TGRS,2021】
双向反射率分布函数(BRDF)被广泛用于描述非朗伯表面的反射特性,常常被应用于:1)反演地表反照率,2)描述地表双向反射特性用于角度校正,3)作为大气辐射传输模型的下边界条件,4)估算叶面积指数等重要地表参数。因此
2021-09-24
闫凯:基于计算机场景模拟的植被覆盖度反演不确定性研究【TGRS,2021】
二分法反演植被覆盖度是常用的反演方案。本研究系统评估了不同VI在此过程中的效果表现,选出了在不同情况下反演FVC的最优VI,对更好的使用该模型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本研究作为利用误差传播定律和新兴的计算机模拟技…
2021-09-24
谢成良:中新世中期以来藏南碰撞造山带中地壳部分熔融【JGR-SE,2021】
作为印度-欧亚大陆碰撞的边缘,青藏高原南部碰撞造山带地区壳幔结构与深部过程长期以来受到广泛关注。地震与大地电磁测深资料表明,区域内广泛分布壳内低速/高导层(“亮点”),并通常被认为是由流体相引起的“弱”地壳…
2021-09-22
李书贯:铁电极化和二维结构协同促进层状钙钛矿光催化CO2还原 【JMCA,2020】
电场与构建超薄二维结构共同改性光催化材料的研究还鲜有报道,同时形貌的改变对极化电场的影响尚不明确。
2021-09-22
范朋:用于锂离子电池的高性能复合聚合物电解质【AFM,2021】
与合成类无机填料,天然黏土基无机填料具有成本低、适于规模化应用等优点,但目前受到的关注还较少。 基于以上背景,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生范朋在“先进矿物材料课题组”廖立兵教授、刘昊副教授和美国康涅狄格大…
2021-09-13
田令文:景观格局连续变化的状态-演变检测模型【TGRS,2021】
如水土流失、植被退化、城市化等,导致检测结果中遗漏掉其它的生态过程;同时,模型的输入一般是多时相而非时间序列遥感数据,因而难以获取准确的演变时间,缺乏对景观格局连续变化过程的精细刻画。 针对上述科学问题,…
2021-09-06
徐勇:威尔逊旋回中不同硫逸度的熔/流体对岩石圈地幔的改造【JGR-SE,2021】
成因的Os同位素组成。 该成果的科学价值在于:(1)首次系统地总结和概括了威尔逊旋回期间岩石圈地幔强亲铁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以及示踪了不同硫逸度交代介质主要的作用区间;(2)强调了多期次的、不同硫逸度的熔/流体交…
2021-08-27
刘少峰:燕山双重逆冲与转换挤压作用:对华北早中生代造山和克拉通破坏的指示【BR,2021】
成因的Os同位素组成。 该成果的科学价值在于:(1)首次系统地总结和概括了威尔逊旋回期间岩石圈地幔强亲铁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以及示踪了不同硫逸度交代介质主要的作用区间;(2)强调了多期次的、不同硫逸度的熔/流体交…
2021-08-23
上一页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下一页
第
/25页
跳转
查看更多
首页
组织机构
主任,副主任
全体委员
办公室
专业委员会
学院分委员会
委员风采
工作动态
学术活动
年度报告
学风建设
规章制度
联系我们